回到顶部

曼城主场球场的发展历程 由海德路到缅因路再到伊蒂哈德_英超在线直播免费

来源:直播吧

11月17日讯 曼城在伊蒂哈德球场已经度过了22年的时间,但在他们历史的长河中,曾使用过多个不同的主场。提到曼城,人们首先会想到缅因路球场,但这并不是他们辉煌历程的起点。本文将回顾曼城所使用的三座主要球场以及它们的最高观众纪录,并探讨俱乐部为何最终迁至如今的伊蒂哈德球场。

伊蒂哈德球场是曼城自俱乐部成立以来的第三个主场。最早他们的主场是海德路球场,但由于火灾等原因,曼城不得不搬迁。1923年,他们迁入了能够容纳85000人的缅因路球场,并在这里度过了将近80年。随后,因赞助商的问题,球队再次迁址至曼彻斯特市体育场,而该场地现在被称为伊蒂哈德球场。

谈到曼城的起源,早期他们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主场。直到队长肯尼斯·麦肯齐在阿德威克附近的海德路发现了一片空地,事情才有了转机。1887年,曼城以10英镑租下这块土地并建立了球场。经过一年的建设,第一座看台竣工后,他们最初自称为阿德威克AFC,后来在1894年更名为曼彻斯特城。

海德路球场成为了曼城接下来的30年主场,容量最高曾达到40000人。但在1920年,一场大火摧毁了这个场地,迫使曼城又一次进行迁移。

1923年,曼城搬入了新主场缅因路。这个决定曾引发广泛争议,因为大部分球迷来自贝尔维尤,而新场地位于曼彻斯特南部的莫斯赛德。缅因路球场的建设耗时300天,投资达10万英镑,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。曼城在缅因路的首场比赛是在1923年8月25日对阵谢菲尔德联,吸引了58159名观众到场观赛。此外,曼联曾在1945年至1949年期间租用该场地,以应对老特拉福德战场的修复工作。

随着时间推移,缅因路经历了多次改建。1953年首次引入了泛光灯,1994年根据泰勒报告进行了全座位改造,容量有所减少。1995年,旧的基帕克斯看台被新的三层主看台所取代,耗资超1600万英镑。然而,随着维护成本的不断上升,继续升级的财政压力也愈加显著。缅因路球场的最后一场比赛发生在2003年5月11日,对阵南安普顿,观众人数接近满座,达34957人。

随着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的举办,新的曼彻斯特市体育场(现称伊蒂哈德球场)建成,曼城决定迁入这座全新的场馆。伊蒂哈德球场在2003-04赛季开始正式成为曼城的主场。球场原本为英联邦运动会而建,后来经过改造后适应了足球赛事,最初容纳38000人,现已增至55000人,未来还计划在2026年前扩建至超过61000人的容量。

在历史上,曼城主场的最高上座纪录出现在1934年3月的足总杯第六轮比赛中,主场迎战斯托克城时,观众高达84569人。而伊蒂哈德球场的最高观众纪录则为54693人。

曼城免费观看_英超免费观看_足球免费观看_曼城高清在线_英超高清在线_足球高清在线

相關閱讀

推薦閱讀

暂无数据

更新時間: